思政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一、 我国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 新时代的背景和定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指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在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2. 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3. 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科技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复杂等。
机遇则包括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
一、 担当民族复兴大作的时代新人的角色与使命
1. 时代新人角色的定位:
时代新人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年轻一代。
他们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知识技能。
2. 时代新人的主要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提升个人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主动参与各项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
二、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要求和需求
1. 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应当在理论学习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基本美德。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法治素养的需求: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提升法律素养: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培养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习惯。
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学习法律实践知识,提高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一、 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1.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的核心观点:
人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单个人,而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实践性: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自身。实践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 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受到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个体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社会是个人发展的舞台。
二、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各自的作用
1.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它决定了个人生活的方向和目标。
人生意义:指人们对自身存在和行为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人生意义使人们的生活具有价值和意义。
人生价值:指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
2. 人生观的作用:
指导人生方向:人生观帮助人们明确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影响个人行为:人生观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
塑造个人品格: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培养人们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提升个人道德水平。
三、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 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依赖社会的支持和环境。
社会的进步依赖个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2. 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促进:
个人通过社会实现自我: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社会通过个人实现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个人的成就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四、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1. 科学的人生观: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2. 进步的人生观:主张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社会主义人生观:强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追求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五、 什么是错误的人生观
1. 享乐主义: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快乐,忽视社会责任和精神追求。
2. 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导致个人行为的自私和狭隘。
虚无主义: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否定一切价值和意义,导致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
六、 人生价值的含义、内容及评价标准
1. 人生价值的含义:
自我价值:指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认识和实现,包括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社会价值:指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
2. 人生价值的内容:
物质价值:通过劳动和创造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
精神价值:通过思想和文化创造丰富社会的精神生活,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
3.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社会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人生价值越高。
自我实现: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程度越高,其人生价值越高。
七、 高尚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1. 为人民服务:把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贡献给社会和人民,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
2. 追求真理: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和知识,提升个人的智慧和认知水平,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 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努力工作和社会实践,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八、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不断学习:通过学校教育、自我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提升社会责任感。
勇于创新创业:勇于接受挑战,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开创个人事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培养良好品德:坚持诚信、勤劳、友善等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理想的内涵:
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自身和社会未来发展的目标设定。
理想的类型:包括个人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2. 信念的内涵:
信念的定义:信念是人们对某种观念、事物或目标的坚信和执着追求,是支撑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信念的表现:包括政治信念、宗教信念、道德信念等。
3.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指引方向:理想信念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使人们有明确的追求和奋斗方向。
激发动力:理想信念是人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动力源泉,激发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塑造品格:理想信念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二、 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提供奋斗目标:理想信念为人们的人生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使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增强生活信心: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推动社会进步: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三、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通过革命实践和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2.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标:
社会公平: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消除阶级差别,实现人人平等。
共同富裕:共产主义强调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消除贫富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3. 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现实意义:
引导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指引社会的前进方向。
促进社会进步: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导,人们能够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对立性:理想是对未来的追求和愿望,而现实是当前的实际状况,二者存在差异和矛盾。
统一性:理想是从现实出发的,理想的实现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改造和发展来实现。
2. 理想在现实中的实现:
立足现实:理想的实现必须立足于现实,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步骤。
不断奋斗: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人生目标。
五、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社会理想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个人理想是个体的愿望和追求。
联系: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理想的实现也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4. 协调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实现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与社会理想保持一致,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促进社会理想:通过实现个人理想,个人能够为社会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一、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 中国精神的表现形式:
历史传承:中国精神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体现,如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
现实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国精神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抗击疫情中的团结精神。
二、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的关系
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个人梦想的实现: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实现,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 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
精神支柱: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行动指南: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指引,激励人们不断奋斗和进取。
三、 新时代的爱国者的要求
坚定的政治信仰:新时代的爱国者应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
高尚的道德品质:新时代的爱国者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的社会责任:新时代的爱国者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关心国家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四、 青年大学生如何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提高创新意识:青年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挑战传统观念。
增强实践能力:青年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与科技创新:青年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一、 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的功能:
行为导向: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和判断标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社会规范:价值观作为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文化传承: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际传承,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构成: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个方面体现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治理理念。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指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凝聚共识: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和谐: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时代性: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普遍性: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也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意义。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
创新与融合: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
文化传承的纽带: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价值体系,连接了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五、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当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大学生应当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践行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一、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
2.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公正与公平:强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主张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机会的平等。
二、 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包括仁爱、正义、礼仪、智慧和诚信,这些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深远影响。
忠孝节义:强调忠诚、孝道、节俭和道义,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规范。
2. 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道德规范:传统美德作为道德规范,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传承: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 中国革命道德的内容
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革命道德强调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发展而奋斗。
团结协作: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实现革命目标。
艰苦奋斗: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2. 革命道德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激励作用:革命道德的精神激励当代人继承革命传统,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榜样作用:革命先烈的道德风范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榜样,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要求
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
践行道德规范:大学生应当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如诚信、守法、敬业、友善等。
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一、 法律的含义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
法律的特点:
规范性:法律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强制性:法律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违反法律的行为将受到制裁。
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论地位高低,人人平等。
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法律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民主与法治结合:社会主义法律强调民主与法治的结合,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法律的保障。
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法律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我国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制定。
法律实施:法律通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进行实施和执行。
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受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察机关、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宪法的最高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必须公正执法,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与优势(续)
特征:
党领导下的法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确保法律与政策的协调一致。
以人民为中心:法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着眼于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既重视法律的强制力,又注重道德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统一与多样性:在坚持法律统一性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差异,体现法律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2. 优势:
制度保障:党的领导确保了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稳定性,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民生改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和谐: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灵活适应:在坚持法治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对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提高了法治的适应性和效率。
六、 法治中国的建设要义
法治中国的定义:
法治中国: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 法治中国的核心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指国家各项工作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公平正义: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对待每个社会成员和每个社会群体。
民主法治:通过法律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意志。
社会和谐:法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3. 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形成法律至上的社会环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保障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廉洁和高效,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
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七、 我国宪法简史
1954年宪法: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主要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构建了国家机构框架。
2. 1975年宪法:
背景:文革后期制定,体现了极左思潮影响。
特点:宪法内容简化,突出阶级斗争,政治色彩浓厚。
3. 1978年宪法:
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
特点: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有所调整但仍有文革影响。
4. 1982年宪法:
背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时期,宪法进行全面修订。
主要内容:确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本制度,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强调国家的法治原则。
5. 宪法修正案:
1993年:将“市场经济”写入宪法,确认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1999年:增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
2004年:写入保护私有财产和人权的内容。
2018年:修改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设立监察委员会。
八、 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宪法的地位:
国家根本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法律依据: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所有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公民权利保障: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明确了国家对公民的保护义务。
2.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法治原则:宪法强调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既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又确保国家高效运作。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宪法规定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九、 如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加强宪法实施:
宪法宣誓制度:通过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和责任感。
宪法宣传教育:加强宪法教育,提高全民宪法意识,促进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完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宪法的有效实施,形成完备的法治体系。
2. 强化宪法监督:
全国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符合宪法精神。
司法监督:通过司法审查制度,确保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权威。
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对违宪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局面。
十、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含义:
基本定义: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指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核心内涵:强调依法办事,重视法治精神,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2.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特征:
法治优先:法治思维强调法律至上,主张在处理社会事务时首先考虑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公平公正:注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确保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尊重权利: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保障,确保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实事求是:强调在法律实施中尊重事实,遵循法律程序,确保法律的准确适用。
十一、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坚持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公平正义:追求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确保法律在适用过程中公正无偏。
权利保障:重视公民权利的保护,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法律的保障。
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
法治思维:培养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和纠纷时以法律为依据,避免主观武断和权力滥用。
十二、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公民权利的依法行使:
权利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如生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等,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界限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2. 公民义务的履行:
依法履行义务: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享有权利也是履行义务的保障。
十三、 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系统学习:通过系统的法律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概念,提高对法律体系的全面理解。
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应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法律适用能力。
2. 法治观念的树立和强化:
尊法守法: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按照法律规定行事,维护法律的权威。
公平正义:树立追求公平正义的观念,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法治行为的实践和养成:
依法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做到不违法、不违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法维权:遇到侵权行为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积极维权,依法解决纠纷和争议。
4. 法治素养的持续提升:
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法律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保持对法律动态的敏感性。
参加培训:积极参加法律培训和讲座,提升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5. 法治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法治文化宣传: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法治文化,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社会参与:鼓励公民参与法治建设,参与法治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